一根白色粉笔,一块墨绿黑板,三尺洁净讲台,成就了诸多老师的育人梦想。
“上课”、“起立”、“老师好”,在常人的认知里,教师是至高无上、授之以渔的化身。讲台上心如耕耘的身影,课堂里孜孜不倦的叮嘱,教室里神采飞扬的激情。但深入教师圈才发现,想当好一个老师真不容易,竟然有一些赤裸裸的明规则必须遵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不为人知的明规则!
教学常态一——喜新厌旧:
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词,却是好老师的标配。
万水千山总是情,教案旧的真不行!
每一届学生都有自己的脾气,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一届比一届出挑,一届比一届标新立异。老师这个旧瓶,必须装点新酒,才能降服这一茬又一茬的新新人类。所以教案必须得实时更新,随时调整。
桃花潭水深千尺,教学方式不能滞!
科技日新月异,老师的教学方式自然不能一成不变。做不了时代的弄潮儿,但也不能做时代的弃儿。老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古老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追求的参与感与真实感。玫瑰的香味形容的再好,都不如真实闻过更令人沉醉。
晴川历历汉阳树,古板严肃要落伍!
这一点,相信大学教选修课老师们的体会尤为深刻。备受欢迎的老师其实只有两种:一种是所教授课程容易,轻松不挂科,另一种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十足,八卦段子信手拈来,潮流时尚一个不忘,听课就像听相声,感觉身处德云社。那些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听众的老师们要变一下啦!
教学常态二——语言艺术的传承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老师的口头禅完美的诠释了啥叫传承!
“你们这一届,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我再讲两分钟就下课……”
“又是一道送分题”
“看我干嘛,我脸上有字啊?看书!”
打扫卫生时“学校是你家”,迟到时“你当学校是你家啊!”
老师必须是隐藏的嘻哈高手,各种押韵、各种diss,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
“不拼不博一生白活,不苦不累高三无味!”
“进清华,与主席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
教学常态三——常备一盒解毒利器
警察腰间别着枪,医生脖上挂着听诊器,老师自然也有自己战无不胜的利器——三精双黄连口服液。
如果一切影响学生学习的事物,都是老师的仇敌,那么感冒一定是让老师最恨之入骨的那一个。
感冒让学生被头晕、头痛、咳嗽、喷嚏等折磨,无法集中精神学习,已经罪大恶极了,偏偏流感还会传染,一个感冒,全班都有可能被传染。
优秀的老师们怎么可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三精双黄连口服液,治感冒防流感,中药制剂,安全有效,将感冒病毒扼杀在摇篮里。
小编的高中班主任就是个双面人,讲台上的他目光如炬,不苟言笑,是个对待学生如“仇家”的严厉老师,背地里却是个和蔼、体贴的暖男,临高考前为我们准备了三精双黄连口服液,让我们不被感冒所困扰,时刻保持状态满满。
老师们的这些明规则,无一不是为了督促我们学习、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与效率。在教师节之际,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伟大的园丁致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