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川西獐牙菜SwertiamussotiiFranch甲羟戊酸途径中的关键酶甲羟戊酸激酶基因(MK)的功能,并进一步推进川西獐牙菜中的甲羟戊酸途径的研究。方法根据川西獐牙菜的转录组信息,获得了川西獐牙菜MK(SmMK)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且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mMK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MBP-SmMK,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然后对SmMK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其进行了纯化。结果SmMK基因cDNA全长为bp,共编码个氨基酸。SmMK与其他植物中的MK具有较高相似性。对其信号肽、跨膜区域、蛋白定位及二级结构和三维构象进行了预测分析。SDS-PAGE检测表明所纯化蛋白与预期蛋白的大小相一致,为。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川西獐牙菜中MK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为进一步研究川西獐牙菜中的甲羟戊酸途径,提高川西獐牙菜中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产量提供了依据。
川西獐牙菜SwertiamussotiiFranch是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L.植物,生长在海拔~m的青海、西藏等高海拔较为寒冷的地区[1]。藏茵陈是“藏药八珍之一”,始载于《四部医典》,是藏药中极具特色的治疗热症、血液病和肝胆病的常用药物[2]。而川西獐牙菜则是作为藏茵陈的基原植物,全草入药,常被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并且现今已经生产片剂、针剂,疗效甚佳。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环烯醚萜苷类、三萜类等,其中有效成分为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等均属于类异戊二烯化合物[3-5]。植物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植物中合成类异戊二烯等化合物,主要是通过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途径与甲基藓醇磷酸(methylerythritolphosphate,MEP)途径进行合成[6]。
MVA途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故而又称为细胞质途径。该途径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生成异戊烯基焦磷酸(IPP)[6]。而人们熟知的许多重要的有效成分,例如,植物甾醇、胡萝卜素、青蒿素、丹参酮及紫杉醇等,均是植物中异戊二烯焦磷酸的下游产物[7]。甲羟戊酸激酶(MK)则是在该途径中的限速酶之一,是催化甲羟戊酸转变为5-磷酸甲羟戊酸的关键酶,负责将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γ)位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甲羟戊酸第5位羟基,同时伴随着二磷酸腺苷(ADP)的释放[8]。目前,不仅从拟南芥[9]、小麦[10]、茶树[11]中分离鉴定出了MK,而且三七[9]、独行菜[12]、滇龙胆[13]、杜仲[14]等许多药用植物中亦分离出了MK基因。
本研究根据前期实验中得到的川西獐牙菜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到了川西獐牙菜MK(SmMK),并且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扩增得到了其cDNA序列,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其与其他植物中的MK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分析,以及对其二级结构、三维构象、跨膜结构及信号肽等信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预测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MBP-SmMK,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进行原核表达,并对该蛋白进行了纯化。为进一步研究SmMK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川西獐牙菜中的MVA途径,从而提高川西獐牙菜中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产量提供了依据。
1材料和试剂
1.1材料
野生川西獐牙菜SwertiamussotiiFranch的种子,收采于中国青海省玉树县,由青海大学董汇泽教授进行分析鉴定。实验中所用到的材料为在实验室中光照16h,黑暗8h,22℃培养种植的川西獐牙菜植株。
1.2试剂
pETMALc-H原核表达载体由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惠赠。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Trans5α、Rosetta(DE3)菌种、TransStartFastPfuFlyDNAPolymerase和pEASY-BluntSimpleCloningKit购于全式金生物有限公司;EastepSuper总RNA提取试剂盒购自普洛麦格(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verseTranscriptaseM-MLV(RNaseH-)试剂盒、即用型蛋白质分析量标准(高)、BamHI限制性内切酶、SalI限制性内切酶、10×TBuffer、T4连接酶、DLDNAmarker、DL1DNAmarker和dNTP均购自大连宝生物公司(TAKARA);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pyranoside,IPTG)、卡那霉素、EDTA、Tris-HCl均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myloseResin购买于NEB公司;快速琼脂糖凝胶DNA纯化回收试剂盒、高纯度质粒小提试剂盒购买于北京康为世纪有限公司;引物合成和基因测序由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完成。
2方法
2.1川西獐牙菜叶片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剪取新鲜已抽薹的川西獐牙菜叶片0.04g,放置于1.5mL的EP管中,液氮速冻,用手持式研磨器迅速研磨成粉状,按照EastepSuper总R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叶片总RNA的提取,用1%的琼脂糖凝胶和Nanodrop进行RNA的质量检测。根据ReverseTranscriptaseM-MLV(RNaseH-)试剂盒提供的说明书对叶片总RNA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
2.2SmMK基因的克隆
根据川西獐牙菜的转录组信息获得的SmMK基因全长序列并且结合原核表达载体pETMALc-H的多克隆酶切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SmMK-up:5’-CGGGATCCATGGAGGTAAGAGCCAGAGC-3’;SmMK-dp:5’-ACGCGTCGACTTAGGAAGATCC-GCTGAAGG-3’(下划线部分为酶切位点序列)。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50μL的PCR体系:SmMK-up(10μmol/L)1μL;SmMK-dp(10μmol/L)1μL;dNTP(2.5μmol/L)4μL;5×TransStartFastPfuFlyBuffer10μL;双蒸馏水31μL;TransStartFastPfuFlyDNAPolymerase(U/μL)2μL;川西獐牙菜叶片cDNA1μL。阴性对照为将该体系中的模板替换为1μL双蒸馏水。反应条件为94℃、5min;94℃、30s;60℃、30s;72℃、80s;31个循环;72℃延伸10min。获得的PCR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用快速琼脂糖凝胶DNA纯化回收试剂盒进行切胶回收。根据pEASY-BluntSimpleCloningKit的说明书,将回收产物与pEASY-BluntSimplevector进行连接,转化进入EscherichiacoliTrans5α,涂布于带有卡那霉素抗性的LB培养基上,37℃,12h培养,利用PCR挑选阳性克隆后,送去华大基因公司进行测序。
2.3SmMK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NCBI网站中的BLAST程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SmMK与其他植物的MK基因的同源性;使用DNAMAN软件对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MEGA7.0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bootstrap重复次数为次。用ExPASyProteomicsServer网站提供的在线工具Protparam(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gj/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