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胡黄连 > 胡黄连归经 > 正文 > 正文

西和县宣传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0 17:18:13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西和县

甘肃省陇南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上游。总面积86平方千米。总人口9万人(年)。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

西和县概况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城区接壤。行政区域面积为86平方公里。辖乡(镇)4个,行政村85个,人口8.4万人。乡村人口5.7万人,农村劳动力为0.98万人。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杂地带”之称。年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和防护林建设县之中,99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之一,并被列为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甘肃段“一岸两翼”范围。又是甘肃省五个经济开发试验小区重点县之一。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行政区划

西和县辖6个建制镇4个乡。年底全县人口9.77万人。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的西和,物产遍布南北东西,地下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粮食生产一年一熟,盛产小麦、玉米、洋芋、蒿麦等。随着生产技能的提高,半夏人工栽培与加工取得成功,成为西北最大的半夏集散地,获得了半夏地理标志认证和“中国半夏之乡”命名。试验截植山茱萸,西贝母已获成功,并大面积推广种植。县境内东部属国内铅锌第二大矿床西成铅锌矿带之北翼。南部山区的崖湾锑矿号称全国第三大锑矿。沙金、岩金遍布全县,处于陕甘川三省“金三角”地带。境内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4个乡镇全部通电,乡至村通电率达80%。县内公路总长47公里,6条公路连接全区其他8个县,往北有通往陇海线天水火车站的三级线道,往东北、东南有通往陕西、四川的四级县道。门程控电话与全国并网直拨,移动电话即将开通。通讯联络极为便利。西和县年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和防护林建设县之中,99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之一,并被列为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甘肃段“一岸两翼”范围。又是甘肃省五个经济开发试验小区重点县之一。享受国家、省、地颁布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现有汉族、回族、黎族、土族、白族、苗族、羌族、满族、朝鲜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锡伯族、哈尼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分布。

西和县。周为西犬丘地。后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居西垂。战国秦为西县地。《史记正义》云:“秦州西县,秦之旧地,时献公在西县。”秦于骆谷(今西和县洛峪)置武都道。唐《括地志》载:“秦昭括地入陇西郡羌道,以其地置武都道。”《汉书高后纪》记载:“高后二年正月乙卯,羌道、武都道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西汉仍置西县,属陇西郡。《汉书地理志》陇西郡“西县”条载:“禹贡蟠冢山,西汉所出。”西县得名于发源蟠冢山的西汉水。三国至西魏为上禄县地、仇池国地、长道县地等。仇池之得名,据宋绍兴甲寅(4)忠训郎曹居贤所立《仇池碑记》载:“仇池福地本名维山,开山为之仇夷,上有池,古号仇池。”(乾隆《西和县新志艺文》)后魏太平真君中置南秦州于仇池山,以位于秦州(今天水)之南而名。仇池山在县南60公里处。“仇池,方百顷,四面斗陡绝。”(《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因其易守难攻,地控陇蜀通道,汉晋以来为兵家所争要地。唐置汉源县,时人以为西汉水源于此,以之命名。北宋属岷州。南宋初移岷州治于白石镇,“镇台唐玄宗筑,汉代星陨于地成白石,状如龟,故名。”(《方舆览胜》卷70白石镇“古城”条)故址在今县西。及金人请和,朝廷从之,因改岷州为和州,但与淮南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重名,又因其为西汉水发源地,古有西犬丘、西县之名,遂冠“西”字,为西和州或西河州。明初降州为县。县名沿称至今。

自然资源水资源

西和县境内主要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有大小河流8条,地下水资源约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折叠

西和县有铅、锌、锑、铜、铁、金、银、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硫磺及油页岩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截止年,铅锌矿探明的储量为50万吨,金属量64万吨,属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铅锌矿带向西延伸部分;锑矿已探明储量为50万吨,金属量5万吨;黄金资源散布全县。

植物资源折叠

西和县境内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树木多种。截止年,西和县森林覆盖率4%,面积为00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荞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白云豆、胡麻、菜籽等,中药材以半夏、红芪、党参、大黄、当归、柴胡、西贝母为主的约多种,种植面积5.4万亩;薇菜、蕨菜、木笼头等食用药用菌和山珍野菜00多种。

动物资源折叠

西和县境内有包括大鲵(娃娃鱼)、红腹锦鸡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内的野生动物00多种。

历史沿革

唐置汉源县,宋为西和州,明改西和县。据《元一统志》,因宋、金讲和而命名为和县。又因与安徽的和县重名,故加西字。

年,西和县辖个镇、个乡:汉源县长道镇、石堡乡、西峪乡、大柳乡、苏合乡、卢河乡、兴隆乡、稍峪乡、马元乡、晒经乡、姜席乡、赵五乡、十里乡、何坝乡、河口乡、洛峪乡、喜集乡、大桥乡、蒿林乡、太石河乡、石峡乡、六巷乡、西高山乡。

人口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汉源镇45长道镇50大柳乡88石堡乡97西峪乡苏合乡75芦河乡6兴隆乡稍峪乡68马元乡47晒经乡姜席乡赵五乡十里乡何坝乡河口乡洛峪乡喜集乡79大桥乡蒿林乡太石酒乡石峡乡94六巷乡西高山乡55

年,撤销大柳、赵五、河口、喜集4乡。

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有铅锌矿、黄金、锑矿等,储量丰富。土特产品有洋芋、花椒、苹果、核桃、黄芪、半夏、党参等。加工业产品有亚麻、粉条、粉丝等,编织业产品主要有草编工艺品、背篓、筛子、竹席等。手工艺品有泥塑、根雕及剪纸、刺绣等。

旅游景点:有仇池胜境,绚丽别致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在此着有很多诗篇;有“圭峰秋月”之称的云华山;有“塔山烟云”之称的塔子山;有“峰腰石龛”之称的八佛崖;有“九眼鼎沸”之称的九眼泉;新建旅游景点:晚霞湖(晚家峡水库),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国民经济

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元。生产总值完成万元,比上年增长0.0%。00年是该县连续第0个干旱年份,但由于抗旱和各种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仍达到了万斤。工业增加值完成46万元,增长.8%,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产销衔接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00万元,增长.8%。财政总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金融机构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万元,比年初增加万元,增长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较年初净增78万元,增长8.6%。

区域文化乞巧折叠

奇巧文化独具魅力位于陇南市北端的西和县是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生地,是仇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池国的故土。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乞巧、山歌、春倌、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特别是乞巧活动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 在西和人的习俗中,通常把心目中最尊敬的女性神灵称作“巧娘娘”。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心情,抱着美好的企盼,届时请她下凡来。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当地称其为“乞巧节”。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女儿节”、“女节”。乞巧活动准备工作包括选址、联络、筹资等项。乞巧活动由手襻谺搭桥、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等活动组成。其间,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歌舞表演和祈祷方式向巧娘娘诉说自己的美好愿望。

乞巧节又称娘娘节,是指农历七月七日,由妇女们欢度的节日。甘肃各地都有这个习俗,而以陇南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节最有特色。它是以“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而兴起来的。为尊崇令人敬仰的“巧娘娘”(织女),同时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女儿们能像这位仙女一样心灵手巧,聪颖智慧,于是在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日子里乞巧。西和、礼县一带还举办情趣横生的“乞巧”游乐活动,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乞巧””送巧”四个阶段。

年月4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牌扁授予西和县人民政府。

年至今都有不同的大型文艺晚会结合乞巧文化艺术节!很是热烈。

风俗折叠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

节日:春节的拜年、元宵的社花、二月二的种子、清明的烧纸、端午的艾蒿手链、七月七的乞巧、中秋的果实、腊月的冰块。

旅游资源

西和县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仰韶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交辉映,晋魏时仇池立国四百余年,称雄一时;诗圣杜甫由陇入蜀,咏诗致志,天下流传;抗金的烽火,拒元义勇,近代的风云,哺育了这里灿烂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有仇池胜境,绚丽别致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有“圭峰秋月”之称的八佛崖;有“九眼鼎沸”之称的九眼泉,新建旅游景点;晚霞湖(晚家峡水库),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年成功举办了“西和县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

西和县依靠旅游资源较为富集,而且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委托成都来也公司编制了《晚霞湖旅游景区及滨河休闲带、东西两山修建性详规》,并于年月通过了专家评审。年,又委托北京来也公司正在编制县城旅游形象整体规划。用于旅游发展的资金达到近万元,先后修通了晚霞湖环湖公路、石峡八峰崖、石峡经牛儿坪至仇池山、羊马城至仇池山、稍峪碑楼至云华山等旅游公路,硬化了观山植物园和隍城森林公园的旅游公路,并建成了隍城森林公园碑林、观山植物园的观景亭。由民间投资约万元修建的朝阳观“玉帝殿”。[]

为了全方位、深层次展示西和旅游形象,年7月在晚霞湖畔成功地举办“西和县首届仇池山歌旅游文化艺术节”。有多国内外客商和0万余群众到主会场观看文艺演出,在数十家新闻媒体对节会的盛况进行了报道,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同时配合艺术节的召开,利用中央电视台、《甘肃日报》等新闻媒体对西和县旅游景区、景点进行了专版报道,发行了一期《仇池》旅游专刊和一套“仇池文化艺术节个性化邮票”,并在柳忠高速公路旁制西和旅游景区、景点广告牌块,提高了西和旅游的知名度。为了保护、开发和利用地方民俗文化,积极申报“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并在年0月6日由中国民协发文正式命名。

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农家乐”。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和准备发展“农家乐”的农户共50余人,新发展“农家乐”近二十多户,原有“农家乐”的档次和水平也比以前有了相应的提升。

组织有关部门和各宾馆饭店负责人赴四川广元对旅游接待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实际,督促对各宾馆饭店认真查找自身薄弱环节,在进一步加强宾馆、饭店的内部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各类经营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培训,改善经营管理,以软件的优化弥补硬件建设的不足,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明显地改善。

旅游景点

有仇池胜境,绚丽别致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唐代诗人杜甫在此著有很多诗篇;有“圭峰秋月”之称的云华山;有“塔山烟云”之称的塔子山;有“峰腰石龛”之称的八佛崖;有“九眼鼎沸”之称的九眼泉;有瑰丽的丹霞地貌,新建旅游景点:晚霞湖(晚家峡水库),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特色饮食

杠子面、锅盔、面皮、麻烧饼、洋芋丸子、浆水面、罐罐茶、散饭鱼、凉粉、揪片,火烧子。

漏鱼子面皮、传统小火锅、洋芋角、漏鱼子、莜麦粥、咂杆酒、长面、杠子面、锅盔、醪糟。

文化遗址

,西和县城南三里岷郡山有萨真人墓,今存墓表为清乾隆时所立,当时县令王鸣珂题“萨真人墓”四字。陵园旁有道观一座,名“萨爷殿”,有戏台、正殿、东西偏殿,应初建于南宋时,清乾隆年间扩建。正殿有萨真人塑像,东西偏殿正面分别为王灵官和杨四将军塑像。经考证萨真人即北宋末年著名道士萨守坚。

,西和县兴隆乡上庙村象鼍山(庙山),它位于河中央,象鼍山上建立寺庙(四爷庙)是附近人尊教信仰之地。曾有作者对象鼍山这样描写:奇石恒古横寒潭,百炼愧未补苍天。祥云时绕上下庙,甘雨常起天地间。玉泉朝涨生龙津,苍岩夜待归老鹳。家乡也有夸说处,槐阴风清象鼍山。在庙山附近开山取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很严重,虽然对本村的经济发展起了引导作用,但是这种经济模式没有什么可持续性,禁止是上策。每年四天四夜庙会文化是庙上地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它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历久不衰,规模可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gj/5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胡黄连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