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胡黄连 > 胡黄连功能 > 正文 > 正文

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芦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9 11:48:47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芦荟:别名:奴荟。

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bαrbαdensisMiller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习称“老芦荟”。

多年生肉质常绿草本。茎极短。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肥厚而多汁,叶片狭披针形,长15~36cm,宽2~6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阔,粉绿色,边缘有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或稍分枝,60~90cm;总状花序疏散;花下垂,长约2.5cm,有黄色或赤色斑点;花被管状,6裂,裂片稍外弯,雄蕊6,花药丁字着生;雌蕊1,3室,每室有多数胚珠;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三角形,室背开裂,花期2~3月。

喜生于湿热环境;多栽培于庭园中。全国温暖地区常有栽培,较冷地区或作盆栽。喜生于阳光、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原分布于非洲沿海、大陆干旱地区。从非洲到印度洋西岸和马达加斯加岛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都生长着大量的芦荟。

库拉索芦荟呈不规则块状,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一。表面呈暗红褐色或深褐色,无光泽。体轻,质硬,不易破碎,断面粗糙或显麻纹。富吸湿性。有特殊臭气,味极苦。

以色黑绿或棕黑、质脆、有光泽气味浓烈者为佳。主产于南美洲的库拉索、阿律巴、博内尔等小岛及西印度群岛。我国山东、浙江、福建等地有栽培。

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用,一般鲜用,或割取叶片,收集流出的液汁蒸发到适当浓度,逐渐冷却硬固,即得干浸膏。

主要成分有蒽醌类化合物:包括芦荟素、芦荟泻素、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苷、芦荟大黄酚、蒽酚等;脂类及有机酸:包括脂肪酸、酯类、甾醇类及类异戊二烯。并含多糖类、矿物类和维生素、氨基酸,以及淀粉酶、纤维素酶、过氧化酶等酶类。

①抗肿瘤作用:芦荟凝胶能明显抑制S???和EAC瘤株的生长,增加EAC荷瘤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芦荟多糖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活性,从而改变了荷瘤小鼠细胞膜的物质,影响细胞的能量平衡,降低肿瘤细胞的恶化程度。

②泻下作用:芦荟大黄素可促进大肠的蠕动,却不会刺激小肠。

③抗菌作用:芦荟凝胶对腹股沟表皮藓菌、红色表皮瘤菌等皮肤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芦荟苷的抗菌活性较强,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强于阴性菌。

④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芦荟多糖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IL-1),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⑤抗衰老作用:芦荟可增加衰老鼠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能提高衰老鼠谷胱甘肽的含量,降低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明显地减轻衰老小鼠肝和脾细胞DNA损伤程度,显示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⑥对心血管的作用:芦荟中含有的SOD过氧化氢酶等均为超氧化物自由基油脂化和血管清除剂,可以有效清除因脂质过氧化而造成的血液及血管损伤。异柠檬酸钙成分,起着降低胆固醇和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促使血压保持正常。芦荟大黄素则有利于减轻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减轻动脉损伤后形成的内膜增生病变。

⑦促进伤口愈合:芦荟能促进组织再生、伤口愈合。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具有增殖作用。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泻下通便,清热泻火,杀虫除疳。适用于肝经实热头晕,头痛,疖痈肿毒,烧烫伤,湿癣,便秘,小儿疳积,惊风。

叶:3~15??;

芦荟膏:2~5??,多入丸散剂服;

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花:咳血,吐血,尿血。用量3~15??。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同科其他几种植物也以芦荟入药。

(1)好望角芦荟AloeferoxMill.,称“新芦荟”。茎直立,茎秆木质化,株高约1.5m,最高可达6m。叶簇生于茎顶,有叶片30~40片,叶片呈披针形,长达60~80cm,宽12~18cm,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不仅叶子的边缘有刺,连叶片的表面和背面也有刺。花序为圆锥花序,花被管状,基部连合,上部分离成6瓣,微向外卷,淡红色至黄绿色,带绿色花纹,雄蕊6,花药与花柱外露,蒴果。药材表面呈暗褐色,略显绿色,有光泽。体轻,质松,易碎,断面玻璃样而有层纹。

(2)斑纹芦荟AloeverαL.varchinensis(Haw,)Ber??,又叫中华芦荟。须根系,茎短,直立,叶簇生于茎顶,成螺旋状排列或对称排列。叶直而肥厚,狭披针形,长30~70cm,宽3~14cm,厚2~5cm,先端渐尖,绿色,上有白色斑点,斑点较库拉索芦荟的大且明显,在叶片长大后逐渐消失。叶缘有疏生刺状小齿。花茎单生,有分枝,总状花序,疏散,花黄色或紫色带斑点,蒴果三角形。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草药对症图谱》芦荟

芦荟:别名:奴荟、象胆、劳伟、讷荟。

四季可采集。花9~11月间盛开时采集。

根、叶、花、叶汁。

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脾、胃、大肠、心包经。

清肝火,利胆,健胃,通经泻下,拔毒消肿。

根: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小儿疳积。

叶: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头晕目赤,肝经实

火,蛔虫,胃炎,肝病,疳积,小便白浊,尿血,白带,经闭,肝火头痛,腮腺炎,丹毒,痈

肿,疥疮,水烫伤,痔疮。

花:咳嗽,吐血,小便白浊。

叶汁:治肝病。

成人一般每日量鲜叶10~15克。老年人和小孩及体虚之女性用3~5克即可。服后若情况良好,可慢慢增加。

本品不可以空腹时饮用。有老年性白内障、心功能障碍、膀胱炎者均不宜用,胃气虚弱及泄泻者忌之。

1.肝病、青春痘:

鲜芦荟叶2片蜂蜜适量。

用法:将芦荟去除表皮,取汁,加蜂蜜,冲开水服用。

2.肝炎、肝病、青春痘:

鲜芦荟适量,猪瘦肉.5克。

用法:鲜芦荟削除表皮,取汁1碗,与猪肉共炖烂,分2~3次服。

3.烧、烫伤:

鲜芦荟叶1片(洗净)。

用法:捣烂,挤汁,外涂伤处。每日数次,可减轻疼痛,而且愈后不留疤痕。

4.小便尿血:

鲜芦荟叶25克(清水洗净)白糖50克。

用法:将芦荟叶捣汁,加白糖,用第二次洗米水冲服。

5.指甲沟受伤红肿化脓刺痛:

鲜芦荟叶1片。

用法:先将芦荟叶放于火上烘软,刮取其黏液厚涂患处。每日涂3次。

6.咳嗽痰带血:

鲜芦荟叶56.3克。

用法:将芦荟叶削去外皮,放进清水内浸泡,去除黏液后,加水煎服。

7.流鼻血:

食疗法:芦荟一叶,高丽菜半斤,苹果一个,食盐少许。

用法:冷开水3碗,共放入果汁机内,绞汁服用,1次服完。

8.蜂螫伤:

鲜芦荟叶1片(洗净)。

用法:捣烂,外敷伤处。

9.脚鸡眼(鱼鳞刺):

鲜芦荟叶2片。

用法:把鲜芦荟浸入童尿或自己的尿中2小时,再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将患处用温水浸洗,使角化皮肤软化,用消毒刀刮去鱼皮层,然后将芦荟切去外皮后贴于患处,再以胶布固定,每晚睡前换药1次,连续用3~8天。

10.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引起便秘:

鲜芦荟叶.8克(洗净,去刺)。

用法:将芦荟切段,磨成浆汁,用纱布或过滤网过滤,滤出绿色透明的汁液,盛入杯中,再加入蜂蜜2茶匙,搅拌后,加些温开水稀释,即可饮用,每晚一杯。

11.胃、十二指肠溃疡:

鲜芦荟叶5克(去刺)海带(煮过的)15克。

用法:将芦荟切成小片,海带剪成小段,然后把芦荟及海带放入已盛清水的杯中,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开始饮用。1日份量。

12.过敏性火肠炎、慢性结肠炎:

鲜芦荟叶3克(去刺)苹果12个(去核)橘子1

个(去皮)鸡蛋1个(去壳)。

用法:将芦荟切碎,苹果连皮切成块状,橘子分成4份,共倒人果汁机内搅打,打碎后加鸡蛋,重新搅和,制成复合果汁,加适量蜂蜜和糖(或冰糖),即可饮用。1日份量。

备注:蜂蜜及糖,视个人爱好,可自己决定用量。

13.尿毒症初期:

a.芦荟根30克,土产龙眼根30克,蚊仔烟草22.5克,白花蛇舌草22.5克,山埔盐根30克,倒地铃22.5克,小本山葡萄30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少量多喝之。

b.芦荟叶37.5克(洗净)。

用法:将芦荟叶捣烂,绞汁浓缩,烘干,研成细末,使用时将芦荟粉末适量干撒于出血处。此方亦用于肛裂出血症。

芦荟叶中含强烈的苦味素和泻下成分,在饮用芦荟剂时会出现短时间的腹泻,并且胸口发热,气闷的感觉,这是芦荟效力的反映

体内的毒素开始发生自坏作用,此属必然,无需担心,经过排泄之后,身体就会好转。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芦荟(附:芦荟叶、芦荟花、芦荟根)

芦荟:异名:卢会、讷会、象胆、奴荟、劳伟。

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库拉索芦荟、斑纹芦荟、好望角芦荟的叶汁经浓缩的干燥品。

1.库拉索芦荟:请查看前面《全国中草药汇编》里的摘录。

2.斑纹芦荟:又名:油葱、象鼻草、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

???多年生肉质草本。根系须状。茎短或无茎。叶簇生,螺旋状排列,直立,肥厚叶片狭披针形,长10~20cm,宽1.5~2.5cm,厚5~8mm,先端渐尖,基部阔而包茎,边缘有刺状小齿,下面有斑纹。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90cm;总状花序疏散;花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被筒状,6裂,裂片稍向外弯;雄蕊6,有时突出,花药2室,背部着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线形。蒴果三角状。花期7~8月。

???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有栽培。

3.好望角芦荟:茎直立,高3~6m。

叶30~50片,簇生于茎顶;叶片披针形,长60~80cm,宽12cm,具刺,深绿色至蓝绿色,被白粉,圆锥状花序长达60cm左右;花梗长约3cm;花被管状,6裂,裂片顶端微外弯淡红色至黄绿色,带绿色条纹;雄蕊6,花药与花柱外露。蒴果。

种植2~3年后即可收获,于8~9月将中下部,生长良好的叶片分批采收。将采收的鲜叶片切口向下直放于盛器中,取其流出的液汁干燥即成。也可将叶片洗净,横切成片,加

入与叶片同等量的水,煎煮2~3小时,过滤,将过滤液浓缩成黏稠状,倒入模型内烘干或曝晒干,即得芦荟膏。

芦荟Aloe库拉索芦荟主产于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岛,习称“老芦荟”;好望角芦荟主产于非洲南部,习称“新芦荟”。版药典仅收库拉索芦荟。

库拉索芦荟:呈不规则块状,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一。表面呈暗红褐色或深褐色,无光泽。体轻,质硬,不易破碎,断面粗糙或显麻纹。富吸湿性。有特殊臭气,味极苦。

???好望角芦荟:表面呈暗褐色,略显绿色,有光泽。体轻,质松,易碎,断面玻璃样而有层纹。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规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本品含芦荟苷(C??H??O?)不得少于18.0%。

1.库拉索芦荟:叶含蒽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苷21.78%,异芦荟大黄素苷,7-羟基芦荟大黄素苷,5-羟基芦荟大黄素苷A,芦荟色苷G,异芦荟色苷D,el??onica-dimer?A,B,芦荟大黄素,8-O-甲基-7-羟基芦荟苷B。含黄酮类:7-羟基-6,3′,4′-三羟基异黄酮-5-L-吡喃鼠李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萘类:何帕烷3-醇,3,3′-双(3,4-二氢-4-羟基-6-甲基-2H-1-苯并吡喃)。含5-羟基-3-甲基萘并[2.3-C]呋喃-4(9H)-酮,5-羟基-3-甲基萘并[2.3-C]呋喃-4,9-二酮,5-羟基-3-甲基萘并[2.3-C]呋喃-4(1H)-酮,2-丙酮基-7-羟基-8-(3-羟基丙酮基)-5-甲基对氧萘酮,2-丙酮基-8-(2-呋喃甲酰甲基)-7-羟基-5-甲基对氧萘酮。又含苯并[f]苯并二氢吡喃-3-酮,芦荟树脂鞣酚与桂皮酸相结合的酯。还含L-天冬酰胺,天冬氨酸,DL-苏氨酸,L-色氨酸等氨基酸;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羽扇豆醇,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等有机酸以及钠、钾、钙、镁、氯等无机元素。还含芦荟多糖,等多糖。

2.斑纹芦荟:叶含芦荟苦素,3,4-二氢化-3,5,7-三羟基-9-甲氧基-1(2H)蒽酮,8-O-葡萄糖基-5-甲基-对氧萘酮,5,4′-二羟基-6,7,3,5′-四甲氧基黄酮5-0-α-L-吡喃鼠李糖(1→6)-O-β-D-吡喃半乳糖苷,芦荟宁。含脂肪酸类:月桂酸,肉豆葱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十六碳二烯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另含多糖:A60、A90a、A90b,芦荟多糖。

3.好望角芦荟:叶含芦荟大黄素苷,异芦荟大黄素苷。又含芦荟树脂A、B、C、D,其中芦荟树脂B就是芦荟苦素。还含异芦荟树脂A,芦荟松,好望角芦荟苷元,好望角芦荟苷A及B,呋喃芦荟松,好望角芦荟内酯,5-羟基芦荟大黄素苷A。

1.致泻作用:芦荟大黄素苷以31.1m??/k??给大鼠盲肠内给药,可引起腹泻。芦荟大黄素可在大鼠大肠中产生芦荟大黄素-9-蒽醌,此物质不仅可以引起大肠内水分增加,而且促进肠黏膜分泌肠黏液,是芦芸致泻的重要活性物质。

2.抗菌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芦荟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P、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临床分离的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经诱导试验可产生耐药性。芦荟大黄素对临床常见的厌氧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最常见的脆弱类杆菌,能抑制90%~%的菌株。芦荟醇提取物或水提取物,1:对人型结核菌有抑菌作用,1:0对牛型结核菌有抑菌作用。体外抗真菌试验表明,芦荟水浸液(1:2)在40%浓度时对14种皮肤真菌中的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及星形奴卡菌有抑菌作用。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斑纹芦荟中分离得到多糖A60溶液可以促进C57BL/6纯系雄性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对以3H-TdR掺入DNA为指标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也有促进作用。库拉索芦荟叶的水提取物可以抑制人体血清补体成分反应,从中分离出的一种高活性多糖成分能抑制酵母多糖对人血清的调理作用,可促进特异性抗体产生,诱导变态反应发生。给小鸡肌内注射芦荟多糖后发现:芦荟多糖能有效而持久地增强血液、脾脏中巨噬细胞活性,特别是增加NO分泌能力,且小鸡脾细胞对T细胞有丝分裂原的反应性明显增强,表明芦荟多糖可增强T、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4.抗肿瘤作用:斑纹芦荟醇提取物灌胃或腹腔注射对小鼠实体瘤ESC、小鼠肉瘤S???、小鼠黑色素瘤B??、HepS均有抑制作用。芦荟多糖治疗荷瘤的犬和猫,4星期后发现动物体内的肿瘤缩小,并出现坏死和炎症反应,动物的生存时间延长。芦荟大黄素在体内外均有抗神经外胚瘤的活性,抑制神经外胚瘤的生长。芦荟多糖对移植性S???肿瘤小鼠和H??肝癌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毒的双重作用。芦荟提取物C有诱生BALB/C鼠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芦荟活性成分二乙基己基苯二甲酸酯对K???、HL-60、U???人类白血病细胞系有抑制作用。

5.保肝作用: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芦荟注射液15m??/k??、总苷m??/k??、结晶Ⅲm??/k??,每日1次,连续4日,均显著降低四氯化碳(CCI?)引起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对肝组织损伤也有不同程度减轻,并能明显降低硫代乙酰胺和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小鼠ALT升高,证明芦荟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6.对组织损伤的作用:用1%芦荟治疗家兔实验性Ⅲ度烧伤,每日换药1次,平均6日即可完成溶痂,效果优于磺胺嘧啶银对照治疗组。库拉索芦荟对由烧伤、冻伤、电损伤、远侧动力拍打和动脉内药物滥用引起的进行性皮肤局部缺血均有治疗作用,烧伤治疗组的组织存活率达82%,冻伤治疗组的组织存活率达28.2%。库拉索芦荟可主动抑制局部血栓烷A?(TXA?)产生,预防进行性组织损伤,同时还能维持血管内皮以及周围组织自身平衡。冻干芦荟凝胶能明显改善Ⅱ度烧伤大鼠的皮肤微循环及白细胞浸润程度,促进伤口愈合。

7.降糖作用:芦荟叶肉中提取物对I型、Ⅱ型糖尿病均有很好的降糖作用,效果优于格列苯脲,但其凝胶中提取物不能降低,Ⅱ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这可能与其活性成分不同有关,有待于

进一步研究。

8.其他作用:芦荟多糖对成纤维细胞有刺激生长作用,给小鼠注射10~25m??/k??,可解除箭毒和阿托品的毒性。

芦荟注射液以5和10??/k??给犬肌内注射,连续6个月,观测血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全血尿素氮及肌酐,并称量体重,结果均正常。6个月后处死解剖,对各脏器镜检,末见实质性病变。高低剂量组个别犬可见局部肌肉坏死。

苦,寒。归肝、大肠经。

1.《纲目》:厥阴经药也。

2.《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3.《本草经疏》:足厥阴、太阴二经药,兼入手少阴经。

4.《本草正》:味大苦,性大寒,气味俱厚,能升能降。

5.《本经逢原》:小毒。入肝厥阴经及冲脉。

6.南药《中草药学》:入肝、胃、大肠经。

泻下,清肝,杀虫。主治热结便秘,肝火头痛,目赤惊风,虫积腹痛,疥癣,痔瘘。

1.《药性论》:杀小儿疳蛔,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

2.《南海药谱》:兼治小儿诸热。

3.《开宝本草》: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瘘。解巴豆毒。

4.《本草图经》: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又治??齿。

5.《生草药性备要》:凉血止痛,治内伤,洗痔疮如神,敷疮疥,去油腻,同粉庄、糖擂作饮,茶送,止咳嗽神药,槌盐少许,敷疮止痛,以入药理口,治疳疔湿癣。

6.《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肝经实热头晕、头痛、耳鸣、烦躁、便秘。

7.《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慢性肝炎。

内服:入丸、散,或研末入胶囊,0.6~1.5??;不入汤剂。外用:研末敷。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服。

1.《本草经疏》:凡儿脾胃虚寒作泻及不思食者禁用。

2.《本经逢原》:若胃虚少食人得之,人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羸瘦怯弱者多矣。

1.治肝胆实火,头晕目眩,神志不宁,谵语发狂,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当归一两,龙胆草五钱,栀子、黄连、黄柏、黄

芩各一两,芦荟、大黄各五钱,木香一钱五分,麝香五分,青黛五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生姜汤下,每服二十丸。(《宣明论方》当归龙荟丸)。

2.治大便不通:

真芦荟(研细)七钱,朱砂(研如飞面)五钱,滴好酒和丸,每服三钱,酒吞。《本草经疏》。

3.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原性低热:

芦荟、胡黄连各1.5??,黄柏3??。水泛为丸,每次吞服3??,每日2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小儿疳痢久不瘥,肚大有青脉,四肢渐瘦:

芦荟一两,粉霜一分。上件药同研为末,以水煎黄连汁至浓和丸,如绿豆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五丸。(《圣惠方》芦荟丸)。

5.治痔瘘胀痛,血水淋漓:

芦荟(卢会)数分,白酒磨化,和冰片二三厘,调搽。(《本草汇言》引《本草切要》)。

6.治癣疮:

用芦荟、大黄为末敷之。《丹溪治法心要》。

7.治??齿:

芦荟四分。杵末,先以盐揩齿令洗净,然后敷少

末于上。《海上集验方》。

8.治蛔结心痛:

芦荟(卢会)一钱。剪碎如米粒大,用乌梅花椒汤吞服。(《本草汇言》引《本草切要》)。

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芦荟提取物注射液(每1ml含生药0.1??),每日肌注4ml,连续用药工2月。治疗HB-sA??(乙肝表面抗原)均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38例,结果显效17例(44.7%),有效16例(42.1%),无效5例(13.2%),总有效率为86.8%,其中7例HB-sA??转阴。

2.治疗银屑病:将芦荟制成10%注射液,每日肌注1次(3ml)。观察30例,结果治愈3例,显效7例,进步13例,无效7例,平均用药38.8次。

3.治疗鼻衄等各种外出血:用芦荟粉共治疗包括拔牙、血友病、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病、高热、软组织外伤、肛裂、痔疮、下肢溃疡等原因引起的鼻衄、齿衄、口腔出血、便血、肛裂痔疮出血、外伤出血患者例(鼻衄86例)。具体用法:用药棉或纱条蘸芦荟粉填塞或压迫,亦可直接撒敷出血处,或将芦荟粉3~6??加温开水10~20ml搅化滴鼻,每日3~5次。结果滴鼻法45例中,1日止血37例,2日止血8例,2例血小板减少者,停药7~10日后再出血;撒敷法42例,芦荟粉填塞或加压法例,均1次止血。

4.治疗痤疮:普通膏剂化妆品(药物化妆品)加入芦荟天然叶汁(浓度为5%~7%),制成芦荟美容膏,使用时按一般用法擦涂,但用量宜稍多,轻度者,每早擦1次,中度者,每日早晚各擦1

次,重度者,每日早、中、晚各1次。共治疗例,结果显效82例,有效54例,无效4例。

5.治疗荨麻疹:取新鲜芦荟叶,洗净去刺剥皮,取其肉汁涂擦患处,每日4~6次,7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41例,结果33例痊愈,占80.49%,有效7例,占17.07%。

1.《本草经疏》:芦荟,寒能除热,苦能泄热燥湿,苦能杀虫,至苦至寒,故为除热杀虫之要药。其主热风烦闷、胸胁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痢,惊风,疗五疳,杀三虫者,热则生风,热能使人烦闷,热除则风热烦闷及胸膈间热气自解。凉肝故明目,除烦故镇心。小儿癲痫,惊风,热所化也;五疳同为内热脾胃停滞之证;三虫生于肠胃湿热;痔病疮瘘,亦皆湿热下客肠脏,致血凝滞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热之力也。

2.《本草汇言》:(芦荟)卢会,凉肝杀虫之药也,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无疑也。但味极苦,气极寒,诸苦寒药无出其右者,其功力主消不主补,因内热气强者可用,如内虚泄泻食少者禁之。

附:荟叶

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等的叶。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苦、涩,寒。归肝、大肠经。

泻火,解毒,化瘀,杀虫。主治目赤,便秘,白浊,尿血,小儿惊痫,疳积,烧烫伤,妇女经闭,痔疮,疥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1.《生草药性备要》:凉血止痛。治内伤,洗痔疮,敷疮疥,去油腻。

2.《云南府志》:治丹毒。

3.《纲目拾遗》:治跌扑损伤。

4.《植物名实图考》:治汤火灼伤。

5.《四川中药志》年版:治湿热白浊,白带。

6.《福建药物志》:泻火通便,凉血消肿。主治扭伤,脚底深部脓肿炎症期,轻度烧烫伤,甲沟炎,走马牙疳,百日咳,风火赤眼,便秘。

内服:煎汤,15~30??,或捣汁。外用:鲜品捣敷或绞汁涂。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忌服。本品水液有毒,服量过多可引起剧烈腹泻,盆腔充血,甚至堕胎。

1.治白浊:

鲜芦荟叶,挤汁6~7茶匙,加淡瓜子仁30枚。稍炖温,饭前服,每日2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百日咳:

芦荟鲜叶捣烂绞汁1茶匙,加糖顿服。《福建

中草药》。

3.治烧烫伤,蜂螫伤:

芦荟鲜叶捣烂外敷,或取汁外涂。《广西本草选编》。

4.治脚底深部脓肿炎症期:

鲜芦荟叶焙焦,加些黄酒,捣烂,加热敷患处,日换2次。《福建药物志》。

附:芦荟花

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斑纹芦荟等的花。

7~8月间采收,鲜用或阴干。

《广西本草选编》:味甘淡,性凉,有毒。

止咳,止血。主治咳嗽,咳血,吐血,白浊。

《广西本草选编》清热利湿,健胃。

内服:煎汤,3~6??。外用:煎水洗。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忌服。

1.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咯血,吐血芦荟花6~9??。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2.治内伤吐血:

芦荟花以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3.治白浊:

芦荟花和猪肉煎汤服。《岭南采药录》。

4.治月内婴儿眼不开:

芦荟花煎水洗。《岭南采药录》。

附:芦荟根

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斑纹芦荟等的根。

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

《广西本草选编》:味甘淡,性凉,有毒。

清热利湿,化瘀。主治小儿疳积,尿路感染。

1.《广东中草药》:治尿道感染,尿血。

2.《广西本草选编》:清热利湿,健胃。

内服:煎汤,15~30??。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忌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gn/8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胡黄连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