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
小柴胡汤治少阳中风呕吐
胡某,女,5岁。
患者一年多来,每月必发呕吐一次,先吐水,后吐食物,不能饮食,曾服中草药。近半年来,病发加勤,一月二三发,发则粒米不进,惟卧床休息~3日,俟其慢慢缓解。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西药效亦不显,乃因人之介绍,来渝就诊于予。来渝时适值病发后五日,精神困乏,胃纳甚差,胸胁苦满,时欲呕逆,口苦,苔薄白,舌边微红,六脉弦细,诊毕细问其每当发病前有何预兆?曰:病发前均有外感症状,发冷发热,阵阵发作,似疟非疟。按中医辨证施治,此病乃是少阳胆经之证,证属半表半里,少阳中风,枢机被郁,不能上伸,故下克脾胃而为呕吐,不能饮食,病发前发寒发热者,以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阳则热,邪并于阴则寒故也。但得少阳之枢机利,则病发可止,胃气和而能食矣。
辨证为:少阳中风,枢机不利。拟小柴胡汤加味以和解表里,止呕降逆。
柴胡9g,党参g,酒炒黄芩9g,炙甘草3g,生姜汁6g,大枣6g,炒黄连3g,炒吴茱萸.5g。
三剂,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嘱:此方无论病已发或未发,均可照服。后随访药服三剂,病发稀疏,呕吐减轻,连服一月,病未再发。
诊治心得:本病为少阳之气郁而不伸,故用小柴胡汤加味以转输气机。柴胡解半表半里之邪为主药,其气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肠胃结气,皆能疏散。凡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而肝之疏散,又因胆为生发之主,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可入,呕吐可止矣。黄芩退热清里,半夏、生姜和胃止呕。党参补虚,为生发之气。甘草佐柴、芩以调和内外,姜、枣佐参、夏以通荣卫而止寒热之频发。加吴茱萸、川黄连乃为口苦舌红,肝胆郁结已有化热之势,用之以清肝也。
小柴胡汤治呕吐不止
刘某,女,60岁。
患脑溢血,全瘫痪,不能饮食,每日进饮食及服药,均用鼻饲。一日感冒,发热汗出,心烦喜呕。服西药热不解,服中药桑菊饮一剂,汗止热解,唯呕吐不止。延至第四日,鼻饲任何东西,如牛奶、糖水、白开水、药水等等,打入饲管后,均立即喷涌而出,毫不受纳。予以病情如此,实难图治,大有束手技穷之感。因忆《伤寒论》原文第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意具。”原文第96条又有心烦喜呕之义,喜呕尤为病在少阳之确证。不得已,姑与小柴胡汤一剂以观后效。
柴胡6g,党参9g,姜半夏9g,酒炒黄芩6g,生姜6g,大枣6g,炙甘草6g。
一剂,水煎,分三次鼻饲。
药后呕吐立止,能照常鼻饲一切流汁饮食。诊治心得:本案为少阳胆热犯胃,胃气上逆呕吐证,故用小柴胡汤一剂而呕吐止。少阳为枢,去表稍远,又未入里,故凡半表半里之证,只要病理病机相符,均可随证使用,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END-有用就扩散有用就点在看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熊寥笙中医难症诊治心得录》
作者/熊寥笙,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