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停止生产和使用含有呋喃唑酮的复方制剂。消息一出,吓坏了一部分患者。药物停产难道是药物有问题?那这药是不是不应该再吃了?许多正在服用呋喃唑医院或药店咨询。
这不,一位满头大医院咨询窗口,着急地问道,“药师,您帮我看看我这药是不是停产了?这个药我一直在吃,感觉还不错,怎么就停产了?那我以后吃什么药啊?”药师接过老人的药看了看,解释道,“大爷,您放心,您这个药没问题。停产的是‘含呋喃唑酮的复方制剂’,您这个是呋喃唑酮片,是一种单方制剂,不在停产的范围内,可以放心吃。”
在药监局发布的通告中,明确说明了停止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列出了4个被停产停用的药品,分别是复方雪胆呋喃唑酮胶囊、呋喃苦参黄连素片、二维呋喃唑酮片和谷海生片。
很多人看到通告后,只记住了“呋喃唑酮”,发现自己服用的药物里有这四个字,就以为也被停产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这四种含呋喃唑酮的复方制剂被停产呢?呋喃唑酮单方制剂可以放心吃吗?
·4种被叫停的呋喃唑酮复方制剂
什么是复方制剂?就是由多个药物成分组合而成的药品。除了呋喃唑酮之外,还含有其他成分。如复方雪胆呋喃唑酮胶囊由雪胆、呋喃唑酮和维生素B6组成,主要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痢疾、肠炎;呋喃苦参黄连素片由呋喃唑酮、苦参流浸膏和小檗碱组成,主要用于急性菌痢、肠炎等;二维呋喃唑酮片由呋喃唑酮、维生素B6,维生素K4组成,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谷海生片由黄芪、川芎、白及、海螵蛸、甘珀酸钠、呋喃唑酮、盐酸小檗碱和洋金花组成,用于脾虚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胀痛,食少体倦,嗳气吞酸以及消化性溃疡。
这4个药品中,3个按照西药管理,1个按照中成药管理,基本上都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细菌性痢疾的药物。
·为什么叫停这四种药?
那么,为什么要停产停用这些药品呢?药监局的说法是“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使用风险大于获益”。笔者分析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呋喃唑酮本身的副作用风险。呋喃唑酮是一个西药,常用的规格为0.1g/片。这个药物本身具有较明显且多样的副作用,根据呋喃唑酮片的药品说明书,这种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药物热、皮疹、肛门瘙痒、哮喘、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肺浸润等,偶可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及多发性神经炎。”更为重要的是,服用剂量越大或累积剂量越多,副作用越明显。因此,说明书明确提示“一日剂量超过0.4g或总量超过3g时,可引起精神障碍及多发性神经炎。”
第二,复方制剂中呋喃唑酮的高含量风险。呋喃唑酮的日总剂量不宜超过0.4g,但是从停产停用的4个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的组方用量上看,有些产品的呋喃唑酮用量偏大。如二维呋喃唑酮片“每片含呋喃唑酮0.1g”,用法用量为“一次1~2片,一日3~4次”。如果按照一次2片,一日4次的说明书最大用量,每日的呋喃唑酮摄入量就达到了0.8g,超出警示量2倍。其他几个药品,按照说明书或药品标准所示用法,谷海生的呋喃唑酮日最大摄入量为0.18g,呋喃苦参黄连素片的呋喃唑酮日最大摄入量为0.25g,复方雪胆呋喃唑酮胶囊没有得到确切资料。
第三,复方制剂的不合理用药风险。中西药复方制剂与西药联用的过量中毒风险,存在于诸多复方制剂中,含呋喃唑酮的复方制剂也不例外。患者在选用时,由于药品名称的不同,很可能出现重复用药,或者误认为是安全的中成药而随意加量服用,这样就会造成过量中毒的风险。
·呋喃唑酮单方制剂可以吃吗?
就呋喃唑酮的单方药品来说,是治疗胃肠道感染的抗菌药物。除了有前面提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外,还与其他药物如丙米嗪、阿米替林、左旋多巴等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溃疡病、支气管哮喘患者和葡葡糖-6-磷酸脱氢酶慎用,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药监局此次没有停产停用呋喃唑酮的单方制剂,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医嘱,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鉴于以上原因,从临床和社会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停产停用含呋喃唑酮复方制剂,是十分合理的。那正在服用被停的四种药,该怎么办呢?目前,治疗胃肠道感染的抗菌药物还有很多种,根据病情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选药用药一定要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