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H-29
药物基本情况
胡黄连
Huhuanglian
PICRORHIZAERHIZOMA
《新修本草》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假黄连。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Pennel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l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饮片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本品呈不规则的圆形薄片。外表皮灰棕色至暗棕色。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痔疮肿痛。
3~10g。
置干燥处。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年版》(一部)-页
《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下册页
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药物质量要求
胡黄连
(1)取本品粉末0.5g,置适宜器皿中,60~80℃升华4小时,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针状、针簇状、棒状、板状结晶及黄色球状物。
(2)取〔鉴别〕(1)项下的升华物,加三氯甲烷数滴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香草酸对照品、肉桂酸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醚-冰醋酸(5∶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水分不得过13.0%(通则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7.0%(通则)。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通则)。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0.0%。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黄连苷Ⅰ(C24H28O11)与胡黄连苷Ⅱ(C23H28O13)的总量不得少于9.0%。
饮片
同药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年版》(一部)-页
原植物
胡黄连: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zz/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