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胡黄连 > 胡黄连功能 > 正文 > 正文

儿科泰斗董廷瑶中医要现代化,绝不要西医化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 18:58:36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pf/mipso_4694655.html

年的冬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麻疹疫情

在上海悄悄蔓延

据不完全统计

当时的上海约有50w儿童感染发病

死亡率高达10%以上

在那时候

民间流传一句俗语

“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

正是形容当时麻疹病情的凶险

一不小心,就要见阎王了

在危难关头

一位医院

他率领抢救小组

医院,细心观察病情的发展过程

并根据当年连日大雪的气候特点

和病发原因及机理

创立“解毒活血透疹”法治疗麻疹

疗效明显

重症患儿在他妙手回春下转危为安

使并发重症的死亡率由10%降到了0%

而这位医术高明

救治病儿的老中医

就是被人尊称为“儿科泰斗”的

董氏儿科第四代传承人

董廷瑶

董氏儿科历史悠久,根据乾隆四十八年的《董氏家谱》,董氏儿科可以追溯到董云岩(—)。宗谱云:“云岩系出名宗……并能医治病,惠及乡里”

从第二代传人董丙辉起,董家历代人开始专业从医,宗谱云:“董丙辉壮岁兼医,善治内妇,更专儿科”;

第三代传人董水樵(—),受训于董丙辉,并跟随儿科前辈石霖汝先生学习,尽得石氏之心传,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当年董水樵只要看孩子食指的关节纹路,就能知道孩子得的是何种疾病。

到第四代传承人董廷瑶,真正把董氏儿科发扬光大,成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之一。

董廷瑶出生于年宁波,于儿科名医董水樵46岁时所生,因董水樵老来得子,倍加疼爱,但也倍加严厉。

董廷瑶7岁时,董水樵就延请秀才来教授经史子集,15岁起又亲自教他读《素问》《灵枢》及汉唐方书,并带在身边侍诊抄方。

可惜的是,仅过了三年,董水樵感温不治去世。18岁的董廷瑶不得不撑起“董氏儿科”的大梁。

即使青年丧父,董廷瑶也没有放弃中医,他秉承父亲遗志,白天行医,晚上学习,积累了很多经验,终其一生都贯彻“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座右铭,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治病。

小儿胃扭转需要开刀?

6剂治愈!

年2月1日,一户姓叶的人家找上了董廷瑶。

原来,这家人有一个两个月大的女婴,出生未满月时就频繁吐乳,服用西药一直未效,钡剂检查X片显示为胃扭转,采用体位及保守疗法并曾服中药后仍然频繁吐乳,医生建议他们手术治疗。这家人恐惧又担心,后来辗转找到董廷瑶。

董廷瑶一番诊断后认为婴儿为胃气上逆之故,处方三剂,并施以家传之指压法,二诊时婴儿情况已经大大好转,再服用原药方三剂和施指压法后,吐乳已和,经X片复查婴儿的胃扭转已然痊愈,这下就用不着做手术了。

骶骨先天隐裂9岁遗尿?

补肾即可!

对于一些因先天不足导致的病症,董廷瑶也自有一套法子。

年4月14日,一名来院诊治的九岁男童遗尿已久,治而未果,X片显示为尾骶骨先天隐裂所致,临床多难以治愈。主要原因一是肾虚而不能生骨生髓,二是肾气不足导致不能制约膀胱。

董廷瑶指出,若是患者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可专以补肾气而壮筋骨之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男童的遗尿症状也得到了痊愈。

高发感染腺病毒肺炎?

熊麝散一天退烧

不仅如此,连前段时间西医都束手无策的高发感染腺病毒肺炎,董廷瑶也可以治愈。

曾有一位患病小儿,高烧一周不退,伴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惊厥抽搐,腹泻,小便短赤等症状,去寻求西医治疗,西医诊断为腺病毒肺炎。

使用抗菌素杀菌,但没什么效果,又寻求中医治疗,因腺病毒引发重症肺炎,在中医看来,是温毒犯肺,一般使用宣肺泄热,清里解毒的药,但治疗了几天,也不太有效果。

最后孩子眼看着奄奄一息了,听说董廷瑶对腺病毒肺炎有妙招,就找了来,服用董老特制熊麝散,一天即退烧,效果显著。

小儿厌食?

挑四缝穴加贴肚脐

现在不像以前吃得少,现在的娃背后是6个大人在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喂多了之后有很多孩子都得了厌食症(疳积),吃什么吐什么,到了吃饭时间也不想吃,用小针针刺四缝穴,挑一挑有一种黄色清水出来,挑完了胃口就开了~

还有一种方法,贴肚脐贴。这是从董氏疳积甲方改进而来,药方是胡黄连、炒青皮、陈皮、广木香、焦山楂、炒莱菔子、醋炒五谷虫等,这原本是汤药,但因为太苦,小孩子不愿喝,董氏后人后来将其改成肚脐贴,只需贴一天,第二天胃口就开了,效果奇好!

董氏儿科于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看完以上病案,你还会说,中医只能治慢性杂病,不能治急性热病吗?这是片面的。中医治热病,方法很多,重在给病邪以出路。

其实中医儿科,面对无论是急性感染、先天性疾病、还是日常小儿问题等,都有其应对方法并确有其效。幸而董氏儿科相传七世,薪火未断,如一而终,将宝贵的儿科经验运用至今。

可另一边,现实情况往往却又是,西医儿科门诊人满为患,中医儿科门诊无人问津…医院都已经没有中医儿科这个科室了。

最让人心痛的是,形势所迫,有些中医儿科为了“招揽”病人,治疗手法逐渐“西化”,打针、雾化治疗…样样都来…

正如董廷瑶所说,“中医要现代化,绝不要西医化。”

在儿科这个特殊的领域,更应如此,我们中医儿科从业者,应当要更新推出更适合现代儿童,现代家庭使用的中医治疗手法,而不是将“诚不欺我”的中医治疗西医化。

我们绝不能只看化验数据,而忘了因人论治。小儿疾病变化多端,不仅要因人,还要因时,因地,数据是辅助,绝不是主导。换句话说,中医是治人,西医只是治病。如果本末倒置,必将出现更多《杀死中医不用刀,只要西医开中药》的“笑话”!

唉,说多了都是泪,请珍惜你身边仅存的中医儿科医生吧...且行且珍惜...

参考资料:

1穆建聪《小儿守护神》浙江中医药学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gn/4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胡黄连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