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降血压、单独用药无效、中药提取
葛根是一个疏通经脉的好药。
1,葛根降血压
有一位领导同志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特别是项部肌肉拘紧,后脖子难受。
一个著名的老中医给他开了葛根汤,其中葛根的用量很大。但他的保健医生是个西医学习中医的大夫,认为葛根有升阳发表的作用,将升高血压,所以患有高血压的领导不适合用这张方子。于是,首长听从了保健医生的建议,没有吃这个方子。其实是保健医生混淆了中西医对升阳的概念。
过了两天,这个首长实在觉得后脖梗子难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吃了三天。脖子逐渐逐渐变软,后头部也不痛了,血压恢复正常。
2,葛根单用无效
后来,这个保健医生非常虚心地向这个老中医讨教。
他进一步研究葛根的成分,发现它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再后来,有人把葛根的提取物做了片剂,就是今天市场上的愈风宁心片。
愈风宁心片广泛应用于治疗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以及血管病引起的耳鸣、耳聋等症状。
可是,一旦它做成一个单味药,应用于临床的话,许多人就没有明显的疗效。
如果后脖梗子没有症状,用愈风宁心片治高血压、治动脉硬化和耳鸣耳聋就没有效果。可见,用药还是需要辨证。
3,提取中药
美国国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黎念之先生,他想用这种最先进的,最现代化的提取方法来研究中药。
作者则认为,中药是一个多种成分的复合体。一味中药如此,一个方剂的成分就更加复杂,依靠简单的提取难以保持疗效。作者列举了几个中药提取的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1)黄连与黄连素
年,中国大陆,痢疾流行,非常厉害。
以中药治疗痢疾时,黄连是一味非常有效的药物。可是,黄连的生产周期需要六年,一时来不及满足需求。
相应国务院的要求,有人从其他植物中提取出了小檗碱,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连素。
在黄连素应用于临床的前三年,对痢疾的疗效很好。
可是,从61年以后,痢疾杆菌对黄连素产生了耐药性,黄连素就失效了。而对黄连素耐药的菌株,再用黄连治疗,仍然有效。
(2)青蒿与青蒿素
国内一些单位联合攻关多年,从青蒿中提取了青蒿素,再进一步研究它的分子结构,最终人工合成了青蒿素。
"青蒿素抗疟原虫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的科技奖。几年后,"抗青蒿素原虫的研究"又获奖了。
也就是说,青蒿素到临床上没有几年,疟原虫就产生了耐药。耐青蒿素的这些疟原虫对已知的抗疟药都耐药,但是再用青蒿煮水,又有效。
(注:年10月,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获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农药厂的蚊子
有一年,作者一个生产灭蚊蝇的农药厂去采访。在厂招待所里,他被一个蚊子叮了,留下的痕迹在多年后仍然清晰可辨。
灭蚊蝇的农药厂还有蚊子,而且叮人的后果如此严重。对此,作者非常惊讶。
在这家厂刚投产的五年内,方圆二十里没有苍蝇和蚊子。可是五年之后,出现了耐药的苍蝇和蚊子。而且,这种毒蚊子和毒苍蝇个头特别大。蚊子叮人产生的包将持续长达一年之久。
还有一则报道,有个人被毒蛇叮了一口。结果他自己没事,蛇却死了。
原来,这人长期在氢氰酸工厂里工作,随着慢性接触的积累,他血液里的毒性比毒蛇还厉害。
通过作者讲的这几件事情,黎念之院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中药之所以几千年以来不被淘汰,就是因为复合成分在起作用。如果提纯中药,当时的效果可能很好,但是它很快就会被淘汰。
黎念之教授以打拳为例做说明。如果只用一招,对方就容易应对。如果无招无式,对方就难防了。
单味中药就是一个复合成分,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复合成分就更多。对于中药的这种复杂性,我们现代的科技还研究不了。
最后,黎念之教授完全放弃了用最先进的提纯手段研究中药的计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