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发布
丽江热线APP
被子植物·胡黄连Neo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胡黄连,隶属于被子植物,车前科,胡黄连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生长于海拔米~米的高山草甸及石堆中,国内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四川西部。照片摄于香格里拉。
胡黄连植株并不高,约4~12厘米,基生叶呈莲座状,深紫色的花朵十分美丽,花冠呈上下对称的嘴唇形,上面密布着短小的绒毛,雨后显得晶莹剔透。
光看名字,很多人会以为胡黄连与黄连或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叫法,或者是关系极为亲近。其实两者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毫无关系,黄连隶属于毛茛科,而胡黄连则隶属于车前科,如果非要扯点关系,那就是两者都在中药界中富有盛名。
胡黄连特产于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地区,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其根状茎为我国常用中药,有清虚热,解毒和杀虫之效。早在唐朝的《新修本草》中就有对胡黄连的介绍。
不过由于胡黄连分布区狭窄,加之连年采挖,野生资源蕴藏量已十分稀少,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近些年来,科学界一直在研究胡黄连的野生资源保护以及人工栽培技术。
研究发现,野生胡黄连与栽培品在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结构特征等方面有较大相似性或者一致,或可替代野生物种。
而对于野生胡黄连来说,最好的保护还是让它在本该生存的地方安心生存,并保持有不断演化的潜力。
彭建生,藏族,生态摄影师,香格里拉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长期奔波于青藏高原与横断山区,致力用镜头诠释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雷凤娇
责编/和众学
热线电话/—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yc/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