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胡黄连 > 胡黄连主治 > 正文 > 正文

瓜蒌皮的药用功效与多种用途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27 11:32:17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瓜蒌皮的药用功效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应用。同时,也会对瓜蒌皮的药用价值进行详细解读,希望能为你带来实用的信息。如果你对瓜蒌皮的功效与作用感兴趣,不妨继续阅读,了解更多详情。

清肺化痰,治疗肺热咳喘与痰涎壅盛。

若因热烁肺金导致咳逆胸闷、身热,可配伍牛蒡子、川贝母、马兜铃,运用《时病论》的清宣金脏法;对于喘促不宁、痰涎壅盛、大便闭结、肺气不降者,则可配伍杏仁、大黄、生石膏,煎服《温病条辨》的宣白承气汤,以清肺平喘、泻热通便。

利气宽胸,散结治疗痰热壅结不甚的胸肋疼痛或大便不实。可与薤白、半夏同用;对于乳癖(乳腺小叶增生),可配伍夏枯草、海藻、当归、赤芍,以软坚散结活血;若出现肺热咳嗽、咯吐黄痰或浓痰、肺痈,则可配伍大青叶、冬瓜子、生苡仁前胡;治疗胸痛可配伍薤白头,肋痛则配伍丝瓜络、枳壳;对于乳痛肿痛,可与蒲公英合用。

润肠通便,治疗肠燥便秘。

瓜蒌具有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津液不足、肠燥便秘。常以瓜蒌仁或瓜蒌仁霜配合火麻仁、郁李仁、枳壳等药同用。此外,瓜蒌还能清热消肿散结,对痈肿初起未成脓者尤为适宜,常与蒲公英、乳没药等合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瓜蒌壳的药用功效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会详细解读瓜蒌壳的药用价值及其禁忌,希望能为你带来更多实用的信息。如果你对瓜蒌壳的功效与作用感兴趣,不妨继续阅读,了解更多详情。中药瓜蒌壳对乳痈肿痛有显著疗效。临床实践证明,瓜蒌壳与蒲公英合用,能有效缓解乳痈及其肿痛症状,服用方法简便,每天一次即可。

服用中药瓜蒌壳需注意禁忌。

虽然瓜蒌壳药用价值高,但脾虚湿痰及脾胃虚弱者应慎用。此外,不同部位瓜蒌的功效也有所差异,如全瓜蒌兼具清热散结与润肺化痰之功,而瓜蒌仁则以其润肠通便效果著称。

(一)瓜蒌各部位功效详解

全瓜蒌:清热散结、润肺化痰并滑肠通便,常用于治疗乳痈肿痛。瓜蒌皮:清肺化痰、行气宽胸,适用于脘腹胀满、胸膈痞闷及肺热咳嗽。瓜蒌根:具有降血脂、防动脉硬化等多重功效,常食可提升人体免疫力。瓜蒌仁:润绵催乳、滋补美容,同时具有健胃润肺、润肠通便等效用。现代医药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瓜蒌仁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糖尿病等均有显著益处。

(二)瓜蒌的清热化痰功效

瓜蒌壳与全瓜蒌均具有显著的清热化痰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等症状。用于痰热咳喘。瓜蒌壳甘寒清润,具有显著的清肺化痰功效,尤其适用于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等症状。临床常将其与知母、浙贝母等配伍使用。若痰热内结,咳痰黄稠,胸闷伴大便不畅,可搭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选用清气化痰丸。

在临床实践中,瓜蒌熬水治疗咳嗽效果显著,特别是对于有痰的阵咳等疗效尤佳。此外,瓜蒌还能利气宽胸,对于胸痹、结胸等症状,既可清化痰热,又能宽胸散结,为治疗此类病症的重要药物。

同时,瓜蒌在消痈散结方面也表现出色,可用于治疗肺痈、肠痈、乳痈等,其消肿散结的功效显著。对于肠燥便秘,瓜蒌仁因其质润多油的特点,具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常与火麻仁、郁李仁等配伍使用。

此外,现代医药学研究还发现,瓜蒌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抗菌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药用价值。如瓜蒌皮水煎剂对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对消化系统中的胃黏膜损伤和回肠收缩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瓜蒌煎剂或浸剂对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肠内致病菌以及多种细菌和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抗肿瘤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瓜蒌煎剂及其瓜蒌皮和瓜蒌仁的提取物对小鼠腹水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其中,瓜蒌皮的体外抗癌效果优于瓜蒌仁,且以60%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最为强烈。此外,从瓜蒌皮的醚浸出液中提取的类白色非晶体性粉末也显示出体外抗癌潜力,而子壳和脂肪油则无此效果。动物实验表明,瓜蒌对肉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腹水癌的作用则不明显。

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进一步揭示,瓜蒌注射剂能有效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TXA2的合成,且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密切相关。当瓜蒌注射剂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动物时,它能显著降低因冠脉结扎小时后再灌23小时所导致的血小板最大聚集集率和血小板最大聚集速率。此外,瓜蒌的有效成分栝楼酸对胶原、二磷酸腺苷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瓜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可能机制与其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活性及减少TXA2的形成有关。

另外,瓜蒌的水提取物对兔灌胃后能引起血糖升高,但对肝和肌糖原的水平无显著影响。同时,瓜蒌皮中所含的氨基酸成分还具有祛痰作用。

瓜蒌的治病验方

对于胸痛和肋痛的治疗,可以采用瓜蒌皮四钱(胸痛时配伍薤白头五钱,肋痛时配伍丝瓜络三钱、枳壳一钱五分)进行煎汤服用。若患有乳痈肿痛,则可用瓜蒌皮四钱与蒲公英五钱共同煎汤服用。此外,《世医得效方》中还记载了用瓜蒌皮、露蜂房烧灰擦牙,配合乌臼根、荆柴根、葱根煎汤漱口治疗牙齿疼痛的方法。治疗吐血:选取端正的瓜蒌,用纸筋和泥包裹其顶部,仅留一小孔,然后在火煅存性的地坑内煅烤一夜。取出后捣碎并研成细末,每次服用三钱,用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中的黑神散方)

治疗小儿黄疸、脾热眼黄及酒黄:选取青色的瓜蒌进行焙烤,研成细末。每次服用一钱,用一碗水煎至七分,去渣后临睡前服用。五更时分会有黄物泻下,病即可痊愈。(《普济方》中的逐黄散方)

此外,瓜蒌在临床上还有多种妙方应用,如瓜蒌汤可主治咳嗽痰多、便秘等症状,瓜蒌黄连饮则用于治疗便毒初起,贝母瓜蒌散则适用于肺燥痰多、咽喉干痒等症。同时,瓜蒌还可以用于食疗,如瓜蒌粳米粥、瓜蒌炒莴笋、瓜蒌烧萝卜等,既美味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探讨瓜蒌皮和瓜蒌仁的功效与作用时,我们发现它们均具有润肺化痰、利气宽胸的作用,可治疗痰热咳嗽、咽痛、胸痛等症状。同时,瓜蒌皮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病症的治疗,如消渴、便秘、痈疮肿毒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瓜蒌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生药材鉴定:

干燥的瓜蒌皮常被卷成筒状,其长度约为6~0厘米,并常连有长约2厘米的果柄。这种果皮非常薄,外表面呈现出橙色,并覆盖着鲜红的斑块以及细脉纹,而内表面则从类白色至暗色不等,有时还附着未去除干净的果肉。其质地坚硬而脆爽,带有独特的芳香和辣味,且颜色越鲜泽、无果柄的瓜蒌皮质量通常越佳。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瓜蒌仁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瓜蒌仁,也被称为“栝楼子”,是葫芦科植物栝楼及中华栝楼的种子。在秋季,这些成熟的果实会被分批采摘,然后纵剖果实,取出瓜瓤和种子进行清洗和晒干。瓜蒌仁被证实具有清肺化痰、滑肠通便的功效,对于痰势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以及痈疮肿毒等症状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它还在治疗糖尿病、疮肿和口渴等症状中展现出疗效,甚至对癌细胞也显示出抑制作用,可见其在医药领域的广泛用途。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内服瓜蒌仁可能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而瓜蒌霜的反应则相对较轻。此外,个别病人使用瓜蒌片后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另有报道指出,使用瓜蒌注射液静滴时,部分病人会出现胸闷、血压下降、下腹疼痛、畏寒、低热和头晕等副反应症状,但肌注者则未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中药时,个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其药用价值。内服过量瓜蒌仁可能导致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而瓜蒌霜的反应则相对较轻。此外,个别病人使用瓜蒌片后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在43例使用瓜蒌注射液静滴的病人中,有7例出现副反应,症状包括胸闷、血压下降、下腹疼痛、畏寒、低热和头晕等。但所有肌注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瓜蒌食物相克方面需注意,瓜蒌与干姜、牛膝、干漆及乌头等药材存在配伍禁忌。使用时需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其药用价值。瓜蒌皮,这一中药材,拥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其地下的根,被称为天花粉,这一名称在古老的药方中常见,但需注意,这里的“花粉”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花的雄蕊上的花粉,而是特指天花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全瓜蒌内含丝氨酸蛋白酶、多种氨基酸及挥发油等成分,而瓜蒌子则富含三萜皂苷等多种物质。此外,还含有苜素、栝楼仁二醇等特殊成分。这使得瓜蒌皮在耐缺氧、抗心律失常、抗溃疡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功能。但请注意,由于其功效强大,并非人人适用,如脾胃虚寒、大便不实者就不宜使用。同时,瓜蒌还不宜与某些药材如川乌等同用。在挑选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外观特征来初步判断其品质。瓜蒌皮的果实通常呈卵圆形或类球形,表面深橙至橙红色,质地脆硬,果皮稍厚,内表面黄白色,果瓤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此外,了解植物形态也对我们鉴别中草药大有裨益。瓜蒌是一种多年生蔓草,有雌雄之分。其雄株块根肥厚,雌株较瘦,外皮灰白,内含淀粉。叶片互生,掌状深裂,边缘有疏齿或缺刻。花朵白色,雄花数朵生于花梗顶端,花瓣细裂如丝;而雌花则单生于叶腋。果实初时绿色如瓜,成熟后变为黄褐色。通过这些信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鉴别和应用瓜蒌皮这一中药材。观察颜色是鉴别药材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同品种、产地和质量的药材,其外表颜色往往各有特征。例如,黄连的颜色要偏黄,丹参则应呈现红色,而玄参的颜色则偏向黑色。

此外,断面特征也是药材鉴别的重要依据。许多药材的断面都显示出独特的纹理和形态。例如,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如同“菊花心”,而杜仲在折断时会有胶状的细丝相连,这些都是其特有的标志。

手摸法、手捏法、手掂法等触觉方法,也是鉴别药材的重要手段。通过触摸,我们可以感受药材的软硬、干湿、黏附程度以及轻重等特性。例如,盐附子的质地较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天仙子手捏时有粘性,而荆三棱则坚实体重。

鼻闻法则是通过嗅觉来鉴别药材。我们可以直接鼻嗅、蒸汽鼻嗅或揉搓鼻嗅,以感受药材的气味特征。例如,薄荷的气味清香,阿魏的气味则较为特殊;犀角有清香而不腥,水牛角则略有腥气。

口尝法也是鉴别药材的重要环节。通过品尝,我们可以感受药材的“味感”,从而判断其品质和功效。例如,山楂的口感酸涩,黄连的口感苦涩,而甘草的口感则甜润。

另外,水试和火试也是鉴别某些药材的特殊方法。这些药材在水中或火中会产生特定的反应和现象,如熊胆的粉末在水中会呈现旋转下沉的现象,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香气等。这些方法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和判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zz/11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胡黄连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