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胡黄连 > 胡黄连主治 > 正文 > 正文

每日学习一味中草药地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9 17:46:17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地黄,中药名。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炮制后用。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入药部位

植物的块根。

性味

1、鲜地黄:味甘、苦,性寒。2、干地黄:味甘,性寒。3、熟地黄:味甘,性微温。

归经

1、鲜地黄:归心、肝、肾经。2、干地黄:归心、肝、肾经。3、熟地黄:归肝、肾经。

功效

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2、干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3、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功能主治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相关配伍

1、堕胎下血不止:代赭石末一钱,生地黄汁半盏调。日三、五服,以瘥为度。(《圣济录》)

2、吐血衄血:胡黄连、生地黄等分。为末,猪胆汁丸梧子大,卧时茅花汤下五十丸。(《普济方》)

3、口干心躁:熟地黄五两,水三盏,煎一盏半,分三服,一日尽。(《圣惠方》)

4、吐血不止:鳖甲、蛤粉各一两(同炒色黄),熟地黄一两半(晒干)。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下。(《圣济录》)

禁忌

宜食: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忌食: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同时,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用法用量

鲜地黄:12~30g。生地黄、熟地黄:9~15g。

炮制

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每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取净生地黄,照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贮藏

鲜地黄埋在砂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生地黄(诸经血热,滋阴退阳。蜜丸服,治女人发热成劳。蜜煎服治小儿壮热,烦渴昏沉。)熟地黄(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虚燥。同生地黄为末,姜汁糊丸,治妇人劳热。)

2、《本经逢原》:生地黄治心热,手心热,益肾水,凉心血,其脉洪实者宜之。若脉虚者,则宜熟地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zz/4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胡黄连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