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今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而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病僻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金匮要略》)
本条论产后之痉、郁冒、大便难、胃实之四证。本方所关者为前三证:惟后一证治法不同,即自“新产血虚,多汗出”至“小柴胡汤主之”止,可作如下之读法: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大便坚,呕而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而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大便坚,呕而不能食者,小柴胡汤主之。其余不过补足此等章句而已,试注释于下:
本条之痉,与葛根汤证(刚痉)不汗出异。因分娩而血虚,即贫血,汗出多,大便坚,呕而不能食。假令虽喜中风,善感冒,亦病不在表,而在半表半里也明矣,故谓本方主治之也。又郁冒者,《明理论》云:郁者,郁结而气不舒者也。冒者,昏冒而神不明者也,此即现今之脑贫血。其呕而不能食,大便反坚者,虽不外于本方证,然此证大便不坚为常,今反大便坚,故云反坚也。而所以致此者,吉益南涯云:大便反坚,呕而不能食(是水毒在上,故呕而不能食,下无水气,故大便坚),为水毒集于上半身,下半身缺乏故也。又自“所以然者”至“必冒”止,是说发郁冒之理。贫血者,则四肢厥冷,四肢厥冷时,则必发郁冒。然四肢厥冷,不独因贫血之故,有水毒亦然,故郁冒亦同此理(由大汗出而解,则明为水毒之所主矣)。冒家欲解者,冒家服小柴胡汤而歃解之义。大汗出者,《金匮要略述义》云:冒家大汗出,即是小柴胡汤适宜之效,亦与少阳病振汗相类。如上条凡柴胡汤之病证,下之,若柴胡证未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之类,即因战汗而治者也。以是可知郁冒、头汗、大便难、四肢厥冷,不外因水毒之变动,而本方有镇痉、镇静、止汗、镇呕、通便、利尿诸作用矣。病解能食者,为服用小柴胡汤之结果,即痉证、郁冒或大便难等证已治愈之征。以下如七八日再发热者,非少阳病,而为胃实,即阳明病矣,故以大承气汤为主治也。
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三物黄芩汤)主之。(《金匮要略》)
《金匮》作“但烦”者,《千金方作“但烦热”者,《千金》为是,兹随解之。但烦热者,但四肢烦热之略。草蓐者,产褥之意。自发露得风者,褥妇自己暴露其肉体而患感冒也。四肢苦烦热者,谓四肢烦热颇剧,而以手掌、足踱为尤甚之意。
《方舆輗》三物黄芩汤条目:临盆之际,露体用力,无暇他顾,此时风寒乘虚袭入,又有血气尚未平复,轻举妄动,而感于邪,此皆在草蓐自发露得风之类也。其证恶寒发热,头痛。脉浮,不即用解肌药,以为新产后不宜发汗,使邪气延绵.将成烦热。然犹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即可解。如头不痛,但至于烦者,则黄芩汤所主治也。此证虽可用小柴胡加地黄汤或加味逍遥散,然不如黄芩汤之简捷。所可惜者,此药苦劣难吃,故世医以黄连代苦参,或依本方加甘草。余按加甘草犹可,去苦参,有失仲景之方意。《别录》云:苦参,除伏热。
求真按不可用苦参之代用药。
《百疢一贯》曰:恐是产后蓐劳证。(中略)先生云:此证宜小柴胡合三物黄芩汤。二方治蓐劳,非他方所能及也。三物黄芩用于强热;小柴胡用于轻热。若未至严重,止宜三物黄芩汤。先生活用此方,尝用于妇人自十六、七岁经水断绝成为劳病者,有效。若用此方以下虫,则益佳。果若此,则纵见劳状,虽危可治矣。先生常加甘草而用之,因难吃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草蓐者,为产褥也。凡四肢苦烦热,头痛者,非特产后中风如是,即男女之诸血证、久咳、劳瘵、及诸失血后,多有此证,宜选用二方。
本条有此三说可解。然以余之经验,凡四肢苦烦热者(除三物黄芩汤证),有本方宜加地黄者,有宜加石膏者,或本方兼用泻心汤者,或本方兼用黄连解毒汤者(或丸亦可),或本方加石膏合用桂枝茯苓丸,或合用当归芍药散者,常不能一定,须审腹脉外证以处方,不必固执也。
小柴胡汤方
柴胡9.5克,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各3.5克,半夏7克。
上锉细,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或冷服。
小柴胡加石膏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石膏20—克。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汤证兼石膏证者。
小柴胡加桔梗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桔梗6-9克。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汤证兼桔梗证者。
小柴胡加桔梗石膏汤方
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桔梗汤之合方也。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桔梗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橘皮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橘皮7-12克。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汤证兼橘皮证者。
小柴胡加橘皮石膏汤方
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橘皮汤之合方也。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加石膏汤、小柴胡加橘皮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橘皮桔梗汤方
小柴胡加桔梗汤、小柴胡加橘皮汤之合方也。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加桔梗汤、小柴胡加橘皮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薏苡仁汤方
小柴胡加薏苡仁10-19克。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汤证兼薏苡仁证者。
小柴胡加桔梗薏苡仁汤方
小柴胡加桔梗汤、小柴胡薏苡仁汤之合方也。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加桔梗汤,小柴胡加薏苡仁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茯苓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茯苓7克。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汤证兼茯苓证者。
小柴胡加苓术汤方
小柴胡加茯苓汤中加术7克。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加茯苓汤证兼术证者。
小柴胡加枳实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枳实6克。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汤证兼枳实证者。
小柴胡加芍药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芍药6克。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汤证兼芍药证者。
小柴胡加大黄汤方
小柴胡汤中加大黄2.5克以上。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汤证兼大黄证者。
小柴胡加枳实芍药汤方
小柴胡加芍药汤、小柴胡加枳实汤之合方也。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加枳实汤、小柴胡加芍药汤之二证相合者。
小柴胡加芍药大黄汤方
小柴胡加芍药汤、小柴胡加大黄汤之合方也。
煎法用法同前。
治小柴胡加芍药汤、小柴胡加大黄汤之二证相合者。
(《皇汉医学》汤本求真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p-)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gn/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