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穴:寻找腰骶部的痔疮反应点(红色或灰褐色的小点),为督脉上的一个经验穴,在臀部竖纹上端尽处。再选取膀胱经上的大肠俞。
方法:严格消毒,用三棱针横向进针,将横筋挑断,两手拇指食指相对捏出血。擦干消毒,用棉球或创可贴覆盖。
经过一次治疗,三五天就会痊愈。如果不好,可过七天再治疗一次。体会:痔疮是肛肠外科常见的疾病,包括内痔、外痔,还有混合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人群。痔疮发病的原因有:一是久站、久坐,使肛管直肠持高压状态,血液循环不好,肛门周围静脉回流受阻,致痔疮形成。二是常喝酒及吃辛辣食物,吃蔬菜、水果少,使肠道功能紊乱,排便不畅,致痔疮形成。
督脉起于长强,选取督脉上的穴位对于治疗肛肠疾病有特效,选取腰骶部的痔疮反应点使肛门部位的气血流通,瘀滞疏散;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治疗痔疮取大肠俞能清理大肠热,经络通,则病不生。
愈后注意:一、合理饮食,保持大便畅通。多食粗粮、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血液循环,增加排便次数,降低毒物对大肠肛门的损害。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肠。二、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每天做提肛运动,不要久坐或久站,经络畅通,痔疮也就不犯了。
痔疮外治疗法对于外痔,除了内服中药外,采用中药外治的方法,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血瘀型:患者局部血瘀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瘙痒不适、肛门有异物感,或轻微便血、瘀阻作痛。治宜活血散瘀,给予逐瘀痔疮汤:地榆30克,五倍子20克,穿山甲0克,皂刺0克,水蛭0克,地龙20克,枯矾0克,鸡血藤30克,红花0克,丹参30克。水煎外洗,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
湿热型:患者体内湿气、热邪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痛、便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治宜清热燥湿,给予湿热痔疮汤:槐角20克,黄柏5克,蒲公英30克,菊花5克,紫花地丁30克,连翘30克,苦参5克,蛇床子30克,泽泻20克,土茯苓20克。水煎外洗,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
肠热型:患者肠道热毒较重,常有便血、色泽鲜红,伴有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痔核脱出、灼热疼痛。治宜清热解毒燥湿,给予清热痔疮汤:黄柏20克,胡黄连0克,大黄6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地榆30克,槐角20克,五倍子5克,虎杖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20克,地龙30克。水煎外洗,每日两次,每次5分钟。
?版权声明:
素材来源于网络,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人:周生艳(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huangliana.com/hhlzz/4899.html